挽吴振棫联

树滇黔数万里外威名,归卧林泉,一品门庭若寒素;
溯翰苑十九科前老辈,叨陪杖履,半年坛坫共湖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吴振棫联》是近现代王寅卿创作的一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吴振棫英勇牺牲的哀悼之情。对联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文学形式,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王寅卿通过《挽吴振棫联》,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吴振棫的英勇事迹。在上联“树滇黔数万里外威名,归卧林泉,一品门庭若寒素”中,作者赞扬了吴振棫在远离家乡的滇黔地区建立的威名,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将军晚年回归山林,门庭依旧清贫却不失尊严的感慨。下联“溯翰苑十九科前老辈,叨陪杖履,半年坛坫共湖山”则反映了吴振棫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与后辈文人共同参与学术讨论、文化创作的情景。这种文武双全的才子形象,使得吴振棫不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人。

《挽吴振棫联》的创作背景也值得深入探讨。它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寅卿通过对吴振棫这一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对联中对吴振棫一生的评价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忠贞不渝、为国家献身的英雄精神的高度崇敬。

王寅卿的《挽吴振棫联》不仅是一副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对联的解读,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