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四百余阕新声,传世应偕万红友;
溯三十八年旧梦,与君同是一青衿。
挽徐本立联
介绍
《挽徐本立联》是清朝晏仲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其一生的怀念。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作者简介:晏仲鼎,字公是,号虞秘书,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不详,但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作品可以窥见他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晏仲鼎的作品多以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为主,其诗歌往往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在《挽徐本立联》中,晏仲鼎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作原文及翻译:《挽徐本立联》全文如下:“补四百余阕新声,传世应偕万红友;溯三十八年旧梦,与君同是一青衿。” 晏仲鼎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徐本立的人生轨迹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首先,他用“补四百余阕新声”来形容徐本立在音乐领域的巨大贡献,同时暗示了他生前享有的高声望和广泛的赞誉。接着,“传世应偕万红友”表达了人们对徐本立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将永远被人们记住,如同众多的友人一样。最后,“溯三十八年旧梦,与君同是一青衿”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句话意味着,虽然时光已远,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他们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诗词赏析:这首诗不仅是对徐本立一生的回顾,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赞颂。从诗中可以看出,晏仲鼎对徐本立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不仅在其专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深受尊敬的人。通过对徐本立的评价,晏仲鼎间接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尊敬。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和他的人生观,展现了他对友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由于缺乏确切的历史资料,关于《挽徐本立联》的具体创作背景难以考证。但是,根据诗中的意境和所用典故,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徐本立去世后由他人代写或晏仲鼎亲自创作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之间相互唱和、互相切磋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晏仲鼎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很可能与徐本立有着密切的交往,因此能够在徐去世后写下这样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哀悼和敬意。
《挽徐本立联》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徐本立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晏仲鼎对人生、友谊和历史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反思和致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朝的文化氛围和文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他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