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臬署便坐联

小坐集衣冠,花径常迎三益友;
清言见滋味,芸窗胜读十年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苏臬署便坐联”是清代文学家俞樾所作的一副对联,该对联表达了他对于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期望。下面将详细解读这副对联:

  1. 内容解析
  • 上联:“小坐集衣冠,花径常迎三益友”。这句上联描绘了一个场景:官员在衙署中稍作休息时,身着官服,与友人相会于花香四溢的小径上。这里的“三益友”通常指的是良师益友,即能够给予自己正面帮助和指导的朋友。
  • 下联:“清言见滋味,芸窗胜读十年书”。这句下联则表达了另一种境界:官员在闲暇时刻,通过阅读书籍来品味其中的哲理和智慧,如同在芸窗(书房)中读书一般,享受精神上的滋养和提升。
  1. 文化意义
  • 司法公正:“听讼吾犹人,纵到此平反,已苦下情迟上达。” 这表达了俞樾对于司法公正的期望,即使面对复杂的案件,也要力求公正地处理每一个案件,使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存在。
  • 法治精神:“举头天不远,愿大家猛省,莫将私意入公门。” 这表达了他对法治精神的追求,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有任何私人情感或偏见影响法律的执行。
  1. 个人修养
  • 廉洁自律:整副对联也体现了俞樾对个人修养的重视,无论是在公务中还是私生活中,都应保持一种清廉、正直的态度。
  • 学习与思考:通过阅读书籍“胜读十年书”,反映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思考的重要性。

“江苏臬署便坐联”不仅是一副对联作品,更是俞樾对于法律、道德、学问和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深度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