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沈景修联

我归黄叶村中,幸两地神交,犹有新诗续冰井;
君住红梨渡口,怆一朝仙去,难忘旧约访蒙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沈景修联》是近代诗人金武祥创作的一首对联。以下是对其内容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挽沈景修联》的作者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诗人、藏书家金武祥,原名淮生、字粟香、菽乡,号一岸山人,江苏江阴璜土镇大岸村出生。金武祥出身于书香门第,少年时期便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唐宋诗词。他虽然才学出众,但科举考试屡次未果,先后应州县官友之邀入幕,后通过捐监成为官员,历任广东赤溪知县等职。
  2. 作品原文:我归黄叶村中,幸两地神交,犹有新诗续冰井;君住红梨渡口,怆一朝仙去,难忘旧约访蒙庐。
  3. 内容解析:《挽沈景修联》通过对沈景修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怀念之情。上联“我归黄叶村中”,描绘了诗人自己回到故乡的情景,而“幸两地神交”则暗示了他仍然与沈景修保持着精神上的联系。下联“君住红梨渡口”,则描述了沈景修居住的地方,“怆一朝仙去”表达了对沈景修突然离去的悲痛。最后“难忘旧约访蒙庐”则是诗人对与沈景修过去约定的追忆和怀念。
  4. 艺术特色:《挽沈景修联》作为金武祥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其诗歌的艺术魅力。整首对联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既体现了金武祥深厚的文学功底,又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5. 历史价值:《挽沈景修联》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友情、道德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6.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谊被视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财富,它超越了生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金武祥通过《挽沈景修联》向世人展示了这种精神的力量和美好,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忘初心,坚守信念。
    《挽沈景修联》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思念之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