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膏吐青焰,知是夜眠迟。
独有摇红处,千秋不释疑。
烛影一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烛影摇红·元夕雨》—— 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赏析
在宋词的浩瀚星海中,吴文英的《烛影摇红·元夕雨》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元夕雨景和人们在雨中踏青的情景,令人仿佛置身于那雨中的世界,感受那份独有的韵味。
“兰膏吐青燄,知是夜眠迟。”开篇即以幽香四溢、夜色朦胧的室内景象作为引入,为全词定下了柔和且静谧的基调。紧接着,“独有摇红处,千秋不释疑。”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窗外的雨景。这里的“摇红”不仅指雨中摇曳的灯火,更寓意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而“千秋不释疑”则表现了词人在雨中对未知与美好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风貌。
在词的最后一句“独夜山房惟烛影,暮年家乐只檐声。”中,吴文英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画面。山房的烛光和檐下的雨声,构成了夜晚最朴素的景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雨天特有的静谧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平和接纳。
整首词如同一幅精致的水墨画,细腻地捕捉了雨中的一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折射出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从室内到室外,从个人的情感世界到对自然美的追求,吴文英的《烛影摇红·元夕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得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