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自古足登临,此日逢君载酒寻。
花信正来梅落后,春光渐入柳丝深。
江山并是樽前客,风月谁知醉里心?
仙子有时还弄笛,愿将幽感托清音。
黄鹤楼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鹤楼即事》是清代诗人金德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作品不仅是对黄鹤楼这一历史地标的描写,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个人情感。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背景:金德嘉(字会公)为清代湖北广济人,其才华与经历在文学界享有盛誉。金德嘉不仅进士出身,还曾主贵州乡试,以与徐乾学交好的背景被掌院李光地弹劾而罢官。归隐后,他闭门著书,其门人私谥贞孝先生,足见其在文学上的造诣与影响力。
作品原文:金德嘉的《黄鹤楼即事》全文如下:“高楼自古足登临,此日逢君载酒寻。花信正来梅落后,春光渐入柳丝深。江山并是樽前客,风月谁知醉里心?仙子有时还弄笛,愿将幽感托清音。”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领略到黄鹤楼的历史底蕴与自然美景,同时感受到诗人对友情、自然的深刻感悟及艺术追求。
主题思想:金德嘉的《黄鹤楼即事》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地理环境,更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风月谁知醉里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深度,也反映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金德嘉的《黄鹤楼即事》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与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