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漫侵行径里;飞花故落舞筵前。
桥西草堂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桥西草堂联”是清朝诗人金兆燕创作的一首对联,其全诗如下:绿竹漫侵行径里;飞花故落舞筵前。 这首诗作展示了诗人在桥西草堂中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绿竹漫侵行径里”描绘了一幅绿竹环绕、景色宜人的画面,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在这里以竹林为背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诗句中的“绿竹”与“青天”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飞花故落舞筵前”则是对桥西草堂中春日景象的生动刻画,花朵随风飘落,犹如舞蹈般美丽动人。这里的“飞花”不仅指自然界的花朵,也隐喻着人生中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整首诗作通过对桥西草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理念。诗中的“官高禄厚的朋友个个书信断绝,受饥挨饿的孩子神色显得十分凄凉”,反映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同时,“我是个将要转死沟壑的人,天生的性格一向疏放”,揭示了诗人性格中的狂放不羁,以及对于官场仕途的淡泊。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决心。“自己说笑自己,狂夫老了反而更加傲狂”,这不仅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哲学反思。这种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中某些观念的批判性思考。
“桥西草堂联”作为金兆燕的作品,不仅是一首艺术性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哲思。这首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清代文人心态与生活情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