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家祖生大兄郡中

谁道湖山尚近家,出门回首即天涯。
寒深笠泽愁中雨,春老吴宫梦里花。
客久艰难悲世路,病馀憔悴感年华。
不堪孤馆怀人处,归雁萧萧度远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家祖生大兄郡中》是清代诗人金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家乡、亲人和旅途经历的深刻描绘。以下将详细解析此诗: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金侃,字亦陶,号立庵,清江南吴县人。他不仅是位诗人,还是一位收藏家,藏书甚富。他的诗歌和书画作品在当时都有很高的评价。
  • 创作风格:金侃擅长诗画,尤以山水画见长。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 谁道湖山尚近家,出门回首即天涯。寒深笠泽愁中雨,春老吴宫梦里花。客久艰难悲世路,病余憔悴感年华。不堪孤馆怀人处,归雁萧萧度远沙。
  1. 诗意解读
  • 离家之感:诗中的“出门回首即天涯”表达了作者离家后感受到的距离之远,如同天涯一般难以返回。这种强烈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体验。
  • 季节变换与心境:诗中通过描写“寒深笠泽愁中雨”和“春老吴宫梦里花”,展现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下的心情变化。春天的凋零和冬天的严寒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生活困境与感慨:“客久艰难悲世路,病余憔悴感年华”反映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的艰辛和身体上的疲惫,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 孤独与思念:“不堪孤馆怀人处”直接点明了诗人因思念家人而在异乡感到的孤独和无奈。而“归雁萧萧度远沙”则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归来的期盼。
  1. 文学价值
  • 情感表达:《寄家祖生大兄郡中》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清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更深层次地触及了人生的苦难和对家的眷恋。
  •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比(季节的变迁)、拟人(如“寒深笠泽愁中雨”)以及使用意象(如“梦里花”)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
  1. 文化意义
  • 地域文化的象征: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感流露,也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通过对湖山的描写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 历史传承的作用:《寄家祖生大兄郡中》作为文学作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它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寄家祖生大兄郡中》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清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还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