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朱辑斋50寿兼送行联

先我两年,后我四日;
送君千里,愿君百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朱辑斋50寿兼送行联》是范当世创作的一副对联,它不仅是对联文学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贺朱辑斋50寿兼送行联》的创作者范当世(1854-1904),初名铸,字无错,后字肯堂,江苏南通人,是一位著名的清代诗人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与多位文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与吴汝纶为密友等。他的诗作和对联作品广受赞誉,被选入多种诗文集中。

  2. 创作背景:《贺朱辑斋50寿兼送行联》的创作背景是在朱辑斋五十岁时,即光绪年间,范当世为其祝寿并赠行。这副对联既表达了作者对朱辑斋的敬意,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3. 对联内容:《贺朱辑斋50寿兼送行联》的内容是“先我两年,后我四日;送君千里,愿君百康”。上联“先我两年,后我四日”意喻自己比朱辑斋早逝两日,但仍然为他祝福;下联“送君千里,愿君百康”则表达了自己虽不能亲自送行,但也衷心祝愿朱辑斋在未来的道路上健康长寿。

  4. 文学价值:《贺朱辑斋50寿兼送行联》作为一副对联,不仅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它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文化的精髓。

《贺朱辑斋50寿兼送行联》不仅是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通过对这一经典对联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