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舌 秋宵

好个凉秋时候。
等闲惹得人愁。
蕉雨梧风声又急,难禁此夜更筹。
蓦地疏钟敲破,几番清梦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鹦鹉舌 秋宵》是一首宋代的诗作。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范邃: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以工于词章著称。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其文采风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诗歌原文
    好个凉秋时候。等闲惹得人愁。蕉雨梧风声又急,难禁此夜更筹。蓦地疏钟敲破,几番清梦悠悠。

  2. 诗意赏析

  • 好个凉秋时候: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秋天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喜爱。
  • 等闲惹得人愁:这句表明了虽然有美景相伴,但秋天的萧瑟也容易触动人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秋天情绪的双重感受。
  • 蕉雨梧风声又急:描述了夜晚时分,细雨如芭蕉般密集,微风吹过梧桐树发出的声音急促而响亮,营造了一种幽静中带着一丝凉意的氛围。
  • 难禁此夜更筹:这里的“更筹”指的是更漏,古代计时工具,用以表示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描述难以忍受这个夜晚的时间流逝,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寂寞。
  • 蓦地疏钟敲破:突然之间,远处寺庙的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给人一种突然觉醒的感觉。
  • 几番清梦悠悠: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多次醒来后依然沉浸在梦境之中,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割舍的情感。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自然景物,构建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哲思。
  • 语言简练:整首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易于理解同时又不失美感,充分展现了宋诗的特点。
  1. 历史背景
  • 宋朝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十分发达,文人墨客辈出,范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这首《鹦鹉舌·秋宵》,展现了他高超的文学造诣。
  • 文学地位:《鹦鹉舌·秋宵》作为范邃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鹦鹉舌·秋宵》不仅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