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球璋联

辛苦接青毡,方羡潜仁承茂叔;
凄凉埋白琥,何堪处仲吊元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周球璋联》是林昌彝创作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林昌彝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他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副对联:

  1. 作者介绍
  • 林昌彝:字惠常,号芗黔,又号球杞山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他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在清代中叶颇为突出。在道光十九年(1839),林昌彝凭借才华考中举人。他除了文学作品,还有《射鹰楼诗话》等著作传世。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挽周球璋联》
  • 辛苦接青毡,方羡潜仁承茂叔。
  • 凄凉埋白琥,何堪处仲吊元规。
  • 翻译:努力继承先辈的功绩,才显得我们像高尚的人一样。悲痛地埋葬了贤者之躯,我怎能忍受如此沉重的打击。
  1. 内容解析
  • 辛苦接青毡:这里指努力继承前辈留下的功业与责任,意指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懈奋斗。
  • 方羡潜仁承茂叔:表达了林昌彝对于能够继承并发扬前辈如林则徐等人遗志的渴望和敬仰。
  • 凄凉埋白琥:这里的“白琥”指的是贤者的遗体,用“凄凉”形容其被埋葬的场景,反映出对故人的深切悼念。
  • 何堪处仲吊元规:处仲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臧孙纥,元规可能是他的别称或名字。此处表示无法承受失去这位杰出人物所带来的沉重打击,表达出深深的悲痛和无奈。
  1. 文化与历史价值
  • 对联艺术:《挽周球璋联》作为对联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工整对仗、平仄协调的特点,还在内容上富有深意。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简洁凝炼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华。
  • 历史文化背景:林昌彝身处清晚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加剧。通过对先贤的缅怀,林昌彝寄托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挽周球璋联》中所体现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使得这副对联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挽周球璋联》作为林昌彝的作品,不仅是对联艺术的典范,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这副对联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到清代文人的风采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