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须频捋继同人,谔谔怀忠耻具臣。
朝杀谏官非细事,却叫解纲颂皇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虎须频捋继同人,谔谔怀忠耻具臣。
朝杀谏官非细事,却叫解纲颂皇仁。
《邑志三首其二》是清代周馨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周馨桂的生平和成就都为理解其诗作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周馨桂,字小山,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是一位深于经学的诗人和书艺家。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文集五卷以及多篇诗文等,其中《邑志传儒林》收录了256篇诗文,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周馨桂不仅在文学上有显著成就,还著有其他几部文学作品,如《国朝汉学师承记》、《晋书集注》等,展现了其广泛的学术兴趣和才华。
《邑志三首其二》的内容和风格也是理解和欣赏的关键。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时事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诗中“虎须频捋继同人,谔谔怀忠耻具臣”这两句,描绘了当时政治环境中官员们的处境与心态。而“朝杀谏官非细事,却叫解纲颂皇仁”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朝廷表面上对百姓的恩惠掩盖不住内部的腐化与滥权。
周馨桂的《邑志三首其二》不仅因其精湛的技艺受到赞誉,更因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而成为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还能进一步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