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北上途中咏柳

二月春风无着处。
弄色牵条匀碧雾。
可怜吹得绿成阴,湘水渡。
遮难住。
细雨轻烟游子路。
欲绾飞花花不顾。
也自纷纷飘落絮。
赤栏桥外几斜晖,时已暮。
春光去。
别绪依依空满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仙子·北上途中咏柳》是清代诗人周贻繁所作的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周贻繁,字介人,号南屏山人,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见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观。
  2. 词牌格式:词牌名“天仙子”,属于宋词的一种形式。这种格式通常由七句组成,每句七字。在古代文学中,这种格式的诗句经常用于抒发作者的情感或描写自然景色。
  3. 诗词原文
    二月春风无著处,弄色牵条匀碧雾。可怜吹得绿成阴,湘水渡。遮难住。细雨轻烟游子路。欲绾飞花花不顾,也自纷纷飘落絮。赤栏桥外几斜晖,时已暮。春光去。别绪依依空满树。
  4. 词句赏析:该词描绘了春天柳树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以及作者对春日逝去的感慨。”二月春风无著处”,表现了春季来得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的景象。”弄色牵条匀碧雾”,形容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好似在雾中舞动。”可怜吹得绿成阴”,暗示着春风的力量之大,使得柳叶变得浓密,遮蔽了阳光。”细雨轻烟游子路”,则通过细雨和轻烟勾勒出一幅游子行走的场景,透露出离别的情绪。”赤栏桥外几斜晖,时已暮”,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5. 艺术特色:整首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柳树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
  6. 文化背景:此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关。周贻繁生活在清朝时期,身处动荡的时代,可能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蕴含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天仙子·北上途中咏柳》不仅展现了清代诗词的独特魅力,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了解清代诗歌发展的人来说,这首诗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