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暑从扁舟,受简乍为贤母寿;
回天凭一疏,陈情不待使臣归。
挽陆宝忠母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陆宝忠母联》是清代诗人周家禄创作的对联。周家禄通过这首对联表达了对陆宝忠母亲深沉的敬意和哀悼之情。下面是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周家禄作为清朝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周家禄的诗歌多取材于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他的诗作不仅在文人中广为传颂,也受到了民众的喜爱。
内容解析:周家禄所创作《挽陆宝忠母联》的内容,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上联“冒暑从扁舟,受简乍为贤母寿”描述了诗人冒着酷暑,亲自驾船去拜访贤母,并送上祝福的场景;下联“回天凭一疏,陈情不待使臣归”则表现了诗人为了表达对贤母的思念与敬爱,不惜动用权力,亲自上奏朝廷,希望国家能有所行动,而自己则无需等待使者归来。整首对联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孝心,也体现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和责任感。
文化意义:《挽陆宝忠母联》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和亲情文化的体现。在古代中国,孝道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孝顺父母和尊敬长辈是社会的基本规范。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母亲受到儿子的尊敬和照顾,间接地表达了对整个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观的推崇和传承。
《挽陆宝忠母联》不仅仅是一首诗,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情和孝道精神,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观。通过对这一对联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古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