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节,记得客常山。
药墓草黄群犊健,赵祠树黑怒雕寒。
落日井陉关。
忆江南 其二 重九日泊舟虎林,水窗无俚戏,与梦西追忆旧游,漫赋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南 其二 重九日泊舟虎林,水窗无俚戏,与梦西追忆旧游,漫赋十解》是清代诗人周星誉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重九节为背景,描绘了节日的宁静与怀旧之情。
周星誉(1826—1884),字畇叔,一字叔云,浙江山阴人,原籍河南祥符。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礼部给事中,官至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按察使。周星誉不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而且他在文学上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工诗词的他,曾办“益社”,一时名流云集。同时,他擅长绘画折枝花卉。
诗中的“重九日”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通常人们会在这个节日登高赏菊,饮酒作乐。周星誉通过描写“药墓草黄群犊健,赵祠树黑怒雕寒”,传达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这里的“药墓草黄”形容墓地上的草已经枯黄,而“群犊健”则可能指田间放牧的牛犊健壮有力。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丰收景象,还蕴含着对逝去亲人的缅怀。
诗中还提到“落日井陉关”,井陉关作为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关口,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军事要冲或交通要塞。通过这样的地理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忆江南 其二 重九日泊舟虎林,水窗无俚戏,与梦西追忆旧游,漫赋十解》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一种深情致敬。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节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