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垂虹舟夜

汀柳晚萧萧。
烟波十四桥。
溯西风、一叶舟摇。
秋意也如人意苦,浑瘦尽、玉虹腰。
泪点黦冰绡。
香心冷翠翘。
怨芳魂、楚些难招。
长簟竟床灯烬落,谁念我,可怜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 垂虹舟夜》是清代词人周之琦创作的一首词。周之琦的这首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周之琦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金梁梦月词》《怀梦词》《鸿雪词》《退聋词》,合为《心日斋词集》,充分展现了他专精倚声的一面。咸丰十年庚申(1860年)他因捐助京饷被赐“侍读学士”衔,并卖掉了开封旧宅移居文殊寺庵。在文殊寺庵中,周之琦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在那年的数绝句表达了自己对清节的坚持,即便蜗角蚊睫,也足以相容,足以觇清节矣。

从艺术角度看,《唐多令·垂虹舟夜》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汀柳晚萧萧、烟波十四桥的秋夜景象,通过西风一叶舟摇的动态描写,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词人以泪点、香心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凄美和悲凉的气息。

周之琦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者型词人,他的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递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词中所蕴含的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使这首词具有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价值。

《唐多令·垂虹舟夜》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更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清代词的发展脉络,还能体会到中国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