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 其五

山头看得独分明,阵阵鱼花水面轻。
指点鸣榔打围去,渔人齐说好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其五》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作。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著名文学家、词人。杨慎与才子杨慎、铁胆将军杨应龙并称”明三杨”。

在杨慎的《澎湖杂咏二十首》中,他描述了澎湖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描绘了澎湖群岛的美丽景色,如蓝天白云、碧波万顷、渔舟唱晚、山峦叠嶂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仙境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澎湖渔民的生活和劳作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杨慎通过描绘澎湖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美与人的精神境界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自然美景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美的感受和追求,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美好时光。

《澎湖杂咏二十首》不仅展现了杨慎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