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欠徐州

泗上逢人日,长亭许更过。
春云回白首,客梦度黄河。
旧俗淮南异,前贤沛国多。
至今小儿女,犹唱《大风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日欠徐州》是清代诗人周体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人日欠徐州》的作者是清直隶遵化(今河北省遵化市)人,字伯衡,号泗上翁。顺治六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升为吏科给事中。周体观为人坦直倜傥,在官场上虽忘家事国,但不失本真。他的诗作多自然流畅、不事雕饰,且擅长写景抒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2. 诗歌原文:泗上逢人日,长亭许更过。春云回白首,客梦度黄河。旧俗淮南异,前贤沛国多。至今小儿女,犹唱大风歌。 这首诗通过描写人日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3. 艺术赏析:周体观在《人日欠徐州》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相融合,使得诗歌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春云回白首”一句,不仅形容了春天的景色,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而“客梦度黄河”则寓意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4.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正值人日节期间。人日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庆祝春天的来临,并纪念孔子诞辰。周体观以这个传统节日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五言律诗,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寄托了对历史的感慨。
  5. 文化价值:《人日欠徐州》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如今,这首诗依然被人们传颂和学习,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人日欠徐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是清代诗人周体观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