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西道中 其二

雨后秋光辟镜奁,晓峰重叠黛痕添。
闲云也恋人寰好,山下渟滢懒上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迤西道中 其二》是清代诗人沙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沙琛:字献如,号雪湖,是清代的诗人和官员。他以才华和学识在乾隆年间受到举人称号,并在霍丘知县任上留下了自己的政绩。沙琛还创作了许多诗作,其中《点苍山人诗钞》便是代表作之一。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局限于诗歌,还在散文方面有所涉猎。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雨后秋光辟镜奁,晓峰重叠黛痕添。
  • 翻译:雨后的秋天,阳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景色,山间的高峰仿佛被淡淡的黑色描绘。
  • 赏析:此句通过雨后秋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新而宁静的景象,同时“晓峰重叠黛痕添”也形象地描绘了早晨山峰与云雾交融的景色,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1. 诗意解析与鉴赏
  • 意境营造:《迤西道中 其二》的诗意主要围绕着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描绘。诗中的雨后秋光、晓峰叠加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 情感表达:诗作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摹,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描写雨后的秋光以及山峰的轮廓,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俗世、回归自然的情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感。
  1. 艺术特点分析
  • 语言运用:在这首诗中,诗人沙琛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蒙茸绿嶂蹙人家”、“晓峰重叠黛痕添”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敏锐的观察和精湛的描绘能力。
  • 意象选择: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具体的山水风光,也有抽象的情感体验,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这种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也是诗作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
  1. 与其他名篇比较
  • 与《雨后春游》比较:《迤西道中 其二》与清代文人徐渭的《雨后春游》虽然题材相似,但各有特色。《雨后春游》更多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迤西道中 其二》则更侧重于描绘雨后秋日的静谧之美。两者虽同为描写自然,但所表现的情感和氛围有所不同,这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 与其他古诗对比:《迤西道中 其二》在清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与其他同期的古诗相比,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风貌。

《迤西道中 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秋日的迷人景色,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了解清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