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百苦吟原韵 其四十八 瓦盆

朴陋堪追太古风,满盛藜藿不愁空。
行将携此江南去,老作田间鼓缶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百苦吟原韵 其四十八 瓦盆》是一首描绘生活场景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王龙光,清代诗人,以其诗作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 沈上章、范承谟等,均为清代著名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人的内心世界。
  1. 诗句解读
  • “泥缶聊存古朴风”,泥缶象征着简朴无华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朴素生活方式的向往。
  • “残汤冷饭几曾空”,这句诗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简单却不失温暖的场景,反映出作者对平凡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
  • “有时击得呜呜响,惊起同床磕睡翁”,通过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如敲击瓦盆发出的声音,以及这一声音唤醒沉睡的亲人,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体现了清初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民间生活的深刻感悟。
  • 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美德的尊崇。
  1. 艺术特点
  • 诗中的用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日常物品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诗歌结构紧凑,每一句都紧密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
  1. 历史影响
  • 这首诗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反映了那个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貌。

《和百苦吟原韵 其四十八 瓦盆》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文化的传承。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