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秋空绳影窄。
秋味在、一奁秋碧。
拳鹭窥人,眠鸥选梦,蠲绪宕人心魄。
败苇凉生光乍湿。
听远浦,渔榔声绝。
乌舫寥寥,红楼隐隐,飞出一枝瘦篴。
明月棹孤舟 溪上归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月棹孤舟 溪上归舟’是清代诗人沈蓥的作品,出自于《题月下抚琴图》。
在理解这首诗之前,需要对诗的作者和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沈蓥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家庭的不幸和个人的坎坷。这种个人经历往往能够激发出更加深沉的情感和更为细腻的笔触。
诗中“眼界秋空绳影窄”形容了秋天的广阔天空与细长的秋日光影,而“秋味在、一奁秋碧”则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宁静景象。“拳鹭窥人,眠鸥选梦,蠲绪宕人心魄”,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比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感觉,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超然物外的心情。
诗的后半部分“败苇凉生光乍湿。听远浦,渔榔声绝”则转向描绘了更具体的画面:夕阳下芦苇轻轻摇曳,水边的渔船静静地泊在河面上,远处传来的渔民敲击船桨的声音似乎也随着水波渐渐消失。这不仅仅是一幅画面,更是诗人情感的投射,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寥与哀愁。
诗的最后部分“乌舫寥寥,红楼隐隐,飞出一枝瘦篴”,则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晚霞映照下的江面。这里的“瘦篴”可能是指船上的小舟,而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美感。
‘明月棹孤舟 溪上归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它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