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韩倬次雪声远登快风阁兼寄怀绎堂

秋来杰阁共登临,极浦遥山入望深。
吴苑弟兄欣聚首,梁园宾客最关心。
蒹葭拂浪浑如雪,橘柚垂烟半似金。
指点江乡尽图画,迟君墨妙一题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韩倬次雪声远登快风阁兼寄怀绎堂》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沈自南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在秋日与友人一同登上杰阁并远眺美景的豪情壮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沈自南,字留侯,是来自江南吴江的清代进士,曾官至山东蓬莱县知县。他的文学成就颇丰,有《艺林汇考》、《历代纪事考异》、《乐府笺题》等多种著作。
  1. 诗歌原文
  • 秋来杰阁共登临,极浦遥山入望深。
  • 吴苑弟兄欣聚首,梁园宾客最关心。
  • 蒹葭拂浪浑如雪,橘柚垂烟半似金。
  • 指点江乡尽图画,迟君墨妙一题襟。
  1. 诗歌鉴赏
  • 诗中的“秋来杰阁共登临”描绘了一幅秋天与友人相聚的画面,展现了友情的美好和对自然的热爱。
  • “极浦遥山入望深”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景色的深深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诗句“吴苑弟兄欣聚首”显示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文学作品中常表达的亲情主题。
  • “梁园宾客最关心”则展示了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社交场景,反映了作者对宾客之间关系的细腻观察。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亲情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追求。通过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倡导。

《同韩倬次雪声远登快风阁兼寄怀绎堂》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