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寄怀旷庵

花寒夜五。
正帘垂簟拂、故人愁处。
柿叶翻时,空帐孤鸾,酒醒背灯谁语。
泪痕验取新正破,便记起、妆楼如雨。
纵芳樽、不减吟笺,总是安仁诗句。
况值离群远别,闲居尔有赋,我更羁旅。
木末茶烟,双塔松风,两地相思春暮。
弄珠九派湖光碧,争得似、虹桥低树。
认巷边、门掩乌衣,燕子飞来飞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影 寄怀旷庵》是一首出自清代的文学作品,作者为沈皞日。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在特定的夜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沈皞日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作为清拔贡,曾任广西来宾、大河知县以及湖南辰州府同知等职。他的诗歌作品,如《楚游集》、《燕游集》,都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分析《疏影·寄怀旷庵》时,可以发现诗中通过“花寒夜五”等描绘,勾勒出一个寒冷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通过对“柿叶翻时”等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的渲染,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而又充满哀愁的夜晚之中。

《疏影·寄怀旷庵》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词作,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纵芳樽、不减吟笺,总是安仁诗句”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此外,“我更羁旅”等句则反映了诗人身处异地,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困境,展现了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疏影·寄怀旷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骚客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