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檗庵禅师

浮生阅尽几沧桑,独卧寒云拥竹床。
百炼身犹馀铁石,万言字尚挟风霜。
列朝文献征遗史,一代天龙护法王。
士女争来瞻瑞相,使君故是宰河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檗庵禅师》是一首清代诗人沈永令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沈永令,字闻人,号一枝,又号一指。清江南吴江人,顺治五年举人,官韩城知县,时称循吏。调高陵知县,善画松鼠葡萄。
  1. 作品原文
    浮生阅尽几沧桑,独卧寒云拥竹床。
    百炼身犹馀铁石,万言字尚挟风霜。
    列朝文献征遗史,一代天龙护法王。
    士女争来瞻瑞相,使君故是宰河阳。

  2. 诗意解析

  • “浮生阅尽几沧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人生的起起伏伏如同沧海桑田般多变。
  • “独卧寒云拥竹床”:描绘了诗人孤寂、高洁的人格形象,与世无争,独自享受着简朴的生活。
  • “百炼身犹馀铁石”:暗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畏困难的品质。
  • “万言字尚挟风霜”:展现了诗人笔下文字的力量,即使历经风雨,依然锋利如剑。
  • “列朝文献征遗史”: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对文化的传承。
  • “一代天龙护法王”:表达了诗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同守护佛法的护法神一般。
  • “士女争来瞻瑞相,使君故是宰河阳”:描述了诗人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他的智慧和品德被人们所尊重和崇拜。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赠檗庵禅师》以其简洁精炼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思考,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艺术的魅力。
  • 情感真挚,意蕴丰富:诗人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细腻描述,传达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道德的深刻理解。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意蕴丰富而深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
  1. 历史影响
  • 文化传承:《赠檗庵禅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清代文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以及文人的思想风貌, 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 教育意义: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代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不仅是古代文人学习的重要教材,也是现代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读物。

《赠檗庵禅师》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美学价值的诗歌,也是清代文人文化传承和思想表达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