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秋海棠和项东井

粉黛霏微露浅红,可怜娇小托幽丛。
如何不及芦花絮,飘入秋江钓艇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白秋海棠和项东井》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沈晭创作的七言绝句,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美丽事物的喜爱与赞赏。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粉黛霏微露浅红,可怜娇小托幽丛。如何不及芦花絮,飘入秋江钓艇中。

  2. 作者简介

  • 沈晭(1670—1741),字子培,号南屏,浙江仁和人,清朝诗人,有《南屏集》。他的诗作风格清新,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作解析
  • 粉黛霏微露浅红:描述白秋海棠的花瓣如粉黛般细腻,微微散开,露出淡淡的红色。这里的“粉黛”一词,既有视觉上的色彩美,也隐含了女子化妆的意象,增添了一丝诗意。
  • 可怜娇小托幽丛:表达了诗人对白秋海棠娇小而美丽的赞美。这里的“幽丛”指的是周围的环境,暗示了白秋海棠生长在幽静的环境中,更加凸显其纯洁和优雅。
  • 如何不及芦花絮:通过比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白秋海棠之美的极高评价。芦花絮轻盈飘逸,与白秋海棠相比,显得更有生命力和灵动之美。
  • 飘入秋江钓艇中:以一个浪漫的想象,将白秋海棠的美丽与秋天的风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咏白秋海棠和项东井》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颂,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