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慰箫楼师悼亡

云散星沉,乌啼花落,魂销南浦归舟。
任万般离恨,百种闲愁。
都付西风黄叶。
随带水、只向东流。
空相约,南枝梅绽,谁续斯游。
悠悠。
蟾圆易缺,偏潘岳多情,顿折莺俦。
怪嫦娥底事,笛返琼楼。
畴把鸾胶再续。
弹别调、数尽寒筹。
寄鱼书,叮咛青鸟,早到明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上忆吹箫·寄慰箫楼师悼亡》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一首词,创作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春。该词为悼念师友之作,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词的上片写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凤凰台上忆吹箫”以凤凰台起兴,点出送别之地。词人面对友人离去的背影,心潮澎湃难以自已,于是在凤凰台上吹奏了一支箫。箫声悲切哀婉,仿佛诉说着词人的哀思和离愁。“寄慰箫楼师悼亡”则直接表明了词人的目的,即通过吹箫来安慰和慰藉失去亲人的朋友。

词的下片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词人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梦入江南烟水路”、“一江明月”、“孤舟蓑笠翁”,等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是一首深情厚意、感伤凄美的词作,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哀愁和对逝者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