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日喜何秀才过访

山居落落少逢迎,有客来游画旧盟。
春老鹃声无日夜,雨多鸠语失阴晴。
溪边水满杂花尽,谷口云生远树平。
此地风光差不俗,留君且共饭青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八日喜何秀才过访》是一首清代诗人沈含章的诗作。下面将深入探索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沈含章,一位生活在清朝的诗人,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清代中晚期。据每日诗词网站显示,沈含章收录的古诗词超过85万首,作品涉及唐诗、宋词等多个时期,显示了他广泛的文学成就。
  1. 诗歌原文
  • “山居落落少逢迎,有客来游画旧盟。春老鹃声无日夜,雨多鸠语失阴晴。溪边水满杂花尽,谷口云生远树平。此地风光差不俗,留君且共饭青精。”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诗中的“山居落落”与“有客来游”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孤独感,后者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到来的喜悦。此外,诗句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色,如“溪边水满”和“谷口云生”,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1. 诗歌鉴赏
  • 诗的首句“山居落落少逢迎,有客来游画旧盟。”通过“山居落落”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以及对于访客的欢迎与期待。这里的“逢迎”暗示了虽然诗人过着隐居生活,但对于访客的到来总是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态。
  • “春老鹃声无日夜,雨多鸠语失阴晴。”这句诗通过描绘鹃声和鸠语的变化,传达出春天已逝,万物复苏的景象。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随着春天的离去,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 “溪边水满杂花尽,谷口云生远树平。”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溪水、花朵、远树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地风光差不俗,留君且共饭青精。”最后一句“留君且共饭青精”,既是对客人的款待,也是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青精”,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草药,象征着清高的品质或美好的祝愿。

《四月八日喜何秀才过访》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与内心世界的诗作,也是一首充满艺术美的文学作品。它以简练的文字,生动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友谊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值得细细品味,更值得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