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和君直 其五

镜槛芙蓉入,温帏翡翠装。
波痕空映袜,花气乱侵房。
绳烂金沙井,帷飘白玉堂。
流莺犹故在,别雁不相将。
倾国宜通体,伤离适断肠。
地宽楼已迥,枕冷被仍香。
解佩无遗迹,开筵属异方。
南园无限树,实是怯斜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和君直 其五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有一首著名的诗词叫做《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其中“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的一句与汪荣宝的《红楼和君直(此咏宝月楼。)·其五》中的“沩水闻贞媛,天山报合围。但闻虏骑入,却杂胡沙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汪荣宝是清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他的这首词描绘了边塞风光的壮丽与荒凉,以及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在《红楼梦》中也有所体现,通过对比繁华的“红楼”与凄清的“别夜”,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深刻描绘了封建社会的沉浮和人性的复杂。而汪荣宝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两部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在欣赏这两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曹雪芹的《红楼梦》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而汪荣宝的这首词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历史感慨为特点。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视角,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在文学的长卷里,这些作品都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思考和灵感。它们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教会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生活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