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散久客闻冯生启镠携有汉籍数种因从借观 其一 (戊午-己未)

天涯目倦右行书,发箧惟愁蠹简虚。
莫怪新诗渐平淡,欲为獭祭更无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散久客闻冯生启镠携有汉籍数种因从借观其一(戊午-己未)》(约公元一六〇一年前后在世)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明代的杨慎。

杨慎(1488年5月22日—1559年6月17日),初名杨松,字升之,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汉族,云南临安府宛平县(今中国贵州贵阳修文县)人。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明朝三才子之首杨震的第二子,著名女诗人薛涛的丈夫,曾“仕至翰林院修撰”、“内阁学士”,封新都侯 。

杨慎自幼聪慧勤学,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百家。杨慎在文学上著有《升庵集》数百卷;散文名作有《黄陵庙赋》、《灵岩寺碑记》,尤长于词章和历史考据。杨慎的诗词以豪放见称,风格独具,史论著作《史海札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与张含、桂萼、陆粲合称“四大名儒”。

《罗散久客闻冯生启镠携有汉籍数种因从借观其一》是杨慎创作的一首诗歌,收录于《升庵诗文集》。这首诗描绘了杨慎在阅读汉籍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