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贯道(庚午-辛未)

九州迫隘欲何之,物外聊为汗漫期。
沧海愁心兼日远,蓬山高咏入秋悲。
兴来斗酒犹能办,宴罢篱花正及时。
极目苍旻纤繄净,霜翰一举未嫌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贯道(庚午-辛未)》是清近现代诗人汪荣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友人贯道的赠诗,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赠贯道》是汪荣宝的作品,其原文如下所示:
    九州迫隘欲何之,物外聊为汗漫期。沧海愁心兼日远,蓬山高咏入秋悲。兴来斗酒犹能办,宴罢篱花正及时。极目苍旻纤繄净,霜翰一举未嫌迟。
  2.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朝与中华民国交替之际,汪荣宝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3. 艺术特色:作为七言律诗,《赠贯道》在格律上严谨,韵脚和对仗工整,充分展示了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友情、理想以及人生的哲思。
  4. 主题思想: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学和宇宙观的思考。例如,“沧海愁心兼日远,蓬山高咏入秋悲”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5. 文化价值:汪荣宝作为清朝及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环境。《赠贯道》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诗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赠贯道》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深情的诗作,它不仅是对朋友的赞美和祝福,更是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汪荣宝作品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