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风情付墨磨,萧辰揽镜欲如何。
百年坐感蛇趋壑,万事真惭鼠饮河。
迎腊寒梅犹未著,傲霜残菊故无多。
枯枰胜负成何事,虚遣山樵惜烂柯。
次韵三谷耕云岁暮见怀(戊辰-己巳)
介绍
次韵三谷耕云岁暮见怀(戊辰-己巳)这首诗是由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岁暮见怀(戊辰-己巳)》
岁暮思归去,云深山更幽。
寒花不自赏,枯竹亦含愁。
客子悲霜鬓,征夫叹远游。
何当同此景,一醉解人忧。
李东阳是明代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他的作品通常反映了他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诗歌风格典雅、含蓄,善于用词藻华美的语言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诗中“岁暮思归去,云深山更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在岁末之时,诗人渴望回归故里,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寻找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地。这里的“云深”,描绘了诗人眼中那片深不见底的云雾缭绕之地,象征着一种神秘而遥远的境界,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寒花不自赏,枯竹亦含愁。”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他看到的寒花,虽然在严冬季节中显得凋零,但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悲伤;同样,枯竹虽然在风雨中摇曳,但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易。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最后两句“客子悲霜鬓,征夫叹远游。”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他看到自己作为一位客子,已经年老色衰,头发如霜,不禁感到悲凉;同时他也看到了那些远方游子的辛酸与苦楚,他们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结尾“何当同此景,一醉解人忧。”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期待。他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共同度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这里的“何当”意味着希望未来某一天能够实现这个愿望,而“一醉解人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快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岁暮见怀(戊辰-己巳)》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李东阳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