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迹当年起沈辽,山川闲气未全消。
试从云壑搜肥遁,犹有霜松见后凋。
老子未妨卧风月,诸郎都已在烟霄。
何当共踏巫闾顶,一酌沧溟把斗杓。
赠邢次徵(戊辰-己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邢次徵》是一首诗,由近现代诗人汪荣宝所作,而非日本诗社诸君子所写。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王迹当年起沈辽,山川闲气未全消。
试从云壑搜肥遁,犹有霜松见后凋。
老子未妨卧风月,诸郎都已在烟霄。
何当共踏巫闾顶,一酌沧溟把斗杓。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邢次徵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其中,“王迹当年起沈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而“试从云壑搜肥遁”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暗示着与好友共同享受清静时光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文人骚客的独特韵味。
汪荣宝作为一位近现代的政治人物和外交官,其创作《赠邢次徵》时的背景和目的也值得探讨。作为政治人物,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作为外交官,他的诗歌可能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国际交流的和谐。这首诗中,汪荣宝以自然景象为媒介,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思的感悟。
这首诗不仅是汪荣宝个人情感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友情与自然美的融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这种文化内涵使得《赠邢次徵》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赠邢次徵》是汪荣宝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七言律诗。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