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春榆宗伯二首 其二 (甲子-乙丑)

密记金銮事未忘,掖垣花影有斜阳。
仙舟独往希逢李,秋水时来且注庄。
逐日孤怀馀一集,掞天盛藻付诸郎。
晚来汐社饶吟侣,共对金英一举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郭春榆宗伯二首 其二》是近现代诗人汪荣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郭春榆宗伯的敬仰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谠议当时动九天,表忠崇德万人传。
  • 横流失楫难为济,夜壑寻舟孰与迁。
  • 无题四首 其二 (癸亥)
  • 飞絮池台日又曛,重帘消息不胜闻。
  • 招邀綵凤输萧史,怅望青翰付鄂君。
  1. 诗歌鉴赏
  • 内容主题:《赠郭春榆宗伯二首 其二》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敬仰之情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友人德行与成就的颂扬,抒发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 意象运用: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如“谠议”和“忠崇德”,这些字眼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还体现了他对时政的关注。此外,诗中使用了如“横流”、“夜壑”等自然景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选择,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一种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在诗的结尾处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感,即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迷茫。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现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该作品创作于近现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对文人的思想和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国的转变,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文学流派:近现代文学流派多样,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这些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创新,也促进了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化发展。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赠郭春榆宗伯二首 其二》的创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1. 艺术特色
  • 格律严整: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其结构严谨,音韵和谐,符合传统诗歌的形式要求。诗人在遵守格律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见解,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 意象生动: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如“横流”、“夜壑”等自然景象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优美:整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既符合古典诗词的美学标准,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1. 作者信息
  • 作者简介:汪荣宝,近现代中国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于世,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汪荣宝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以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词藻著称。
  • 生平经历:关于汪荣宝的生平,目前所知的信息较为有限。他的主要活动年代主要集中在近现代,具体生活细节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文学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

《赠郭春榆宗伯二首 其二》作为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七言律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文学作品在传承文化、启迪思维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