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识潜郎及盛年,重逢燕市见华颠。
愁予空著思玄赋,输尔先成劝学篇。
浊酒自倾忘昼永,虚舟相对羡天全。
他时稷下论儒雅,祭酒应须属此贤。
赠陈小庄(癸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陈小庄(癸亥)》是近现代诗人汪荣宝创作的七言律诗。
汪荣宝,字衮甫或太玄,江苏吴县人,生于清朝末期,逝于中华民国时期。他的诗歌创作生涯跨越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时代的深刻感悟。
《赠陈小庄(癸亥)》这首诗歌不仅展现了汪荣宝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在解析这首诗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如诗中的用典、修辞手法以及其在当时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意义。
从诗歌本身看,《赠陈小庄(癸亥)》以“癸亥”代指具体的历史时间,可能是民国初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如“愁予空著思玄赋”、“输尔先成劝学篇”等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及其对知识的追求。
从文学手法上看,《赠陈小庄(癸亥)》运用了一系列经典的中国古典诗歌技巧。例如,通过使用比兴手法来描绘景色,使读者能够在视觉和心灵上产生共鸣。此外,诗中的排比结构和韵律的和谐也是古典诗歌的典型特征,这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从历史与社会背景来看,《赠陈小庄(癸亥)》的创作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的体现。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理想,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因此,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
《赠陈小庄(癸亥)》作为汪荣宝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也在历史和文化层面上承载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