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溷浊亦同群,叹凤伤麟孔思纷。
局促乾坤成末日,昭回云汉属斯文。
新书宁止潜夫比,要指先令小子闻。
若使陆沈犹可挽,岂应数策废河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众生溷浊亦同群,叹凤伤麟孔思纷。
局促乾坤成末日,昭回云汉属斯文。
新书宁止潜夫比,要指先令小子闻。
若使陆沈犹可挽,岂应数策废河汾。
这句话出自清朝文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龚自珍(1792年—1841年),名巩祚,字半千,一字羡长,号定甫,又号梦碧,晚年更号定庵、南湖老人、大云道人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龚自珍是清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反对当时社会上的庸俗腐朽之风,主张“更法”、“改图”,并写了《平均篇》《明良论》二文,提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和措施的建议,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大逆不道而加以禁毁,但他仍不断上书清廷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终以死谏。其诗文均很出色,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散文,气势充沛,雄奇奔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