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戊午-己未)

怀人忆事有时兼,健笔凌秋几自拈。
岂有微词同宋玉,偶多杂体似江淹。
乾坤飘荡才难尽,风雨沉吟虑转潜。
辛苦玄文徒覆瓿,雕虫还作小言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写诗(戊午-己未)》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创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末夏初。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

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用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画卷。碧绿的江水映衬着白鹭的倩影,青山苍翠欲滴,花儿仿佛在微风中摇曳。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第三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则通过风势迅猛、猿猴悲鸣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这里的“哀”字既表现了猿猴的悲鸣声,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接下来的句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进一步拓展了前两句的画面,将视野从江面引向远方的山林。落木萧萧而下,象征着岁月无情地流逝;长江滚滚而来,代表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描绘。万里飘零的游子常常感到悲伤,因为远离家乡;年老多病的诗人独自登上高楼台榭,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这两句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