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甲寅-丙辰)

客议公然改载书,龟从筮逆欲何如。
空弮冒死应无幸,猛志争神尚有馀。
事败终矜风义在,力殊始叹誓盟虚。
胶西秋讯堪肠断,袖手看云计傥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感(甲寅-丙辰)》是一首清代汪荣宝创作的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1. 内容概述:《书感(甲寅-丙辰)》通过描绘作者在特定时期的生活感受,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思考。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2. 艺术特色:《书感》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简洁流畅的词句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上。诗中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读者能够在欣赏文字的同时,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思索,又有明快的节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3. 历史背景:《甲寅杂志》是一份在清代中期创刊的文学刊物,它的“月刊”时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平台。这一时期,新思想的注入扩展了文学创作的空间,注重以个人体验为本位,无意识中对新文学的倡导,都为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4. 社会影响:《书感(甲寅-丙辰)》在《甲寅杂志》的“月刊”时期发表后,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讨论,但从整体上看,当时关于文学问题的讨论并不多见。尽管如此,其所刊录的文本却具有明显的文学特征,反映出更为明确的文学观念——不通过评论文章而直接通过作品来表达。
  5. 现代价值:《书感》作为一首古典文学作品,其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书感(甲寅-丙辰)》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也是清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