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仲仁追论旧事(壬子)

水天闲话不胜烦,第一难忘朗润园。
倚槛露花秋自丽,绕池风叶夜成喧。
太平妄意堪文致,官礼终须有本原。
尽道当时新法误,谁知新法是陈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仲仁追论旧事(壬子)》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往昔岁月怀念和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诗歌。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一个夜晚,作者在徐州野宿时与观川仲仁一起共度。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诗中的“新法误”可能暗指当时政治上的混乱与错误决策。
  • 作者生平:杨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光绪二十八年举人,后历任邮传部郎中、南洋领事等职,并在民国时期担任吴佩孚秘书长等重要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香港病卒,其一生充满波折,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1. 诗歌原文
  • 《与仲仁追论旧事(壬子)》原文如下:“水天闲话不胜烦,第一难忘朗润园。倚槛露花秋自丽,绕池风叶夜成喧。太平妄意堪文致,官礼终须有本原。”通过这些简短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夜晚,作者与友人在朗润园内畅谈往事的情景。
  1. 诗歌主题
  • 怀旧之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通过对朗润园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还传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珍惜之情。
  • 友情珍贵: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作者与观川仲仁之间深厚的友谊显得尤为珍贵。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显示了两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 政治反思:虽然诗歌表面上是在回忆与朋友的旧事,但它实际上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评。诗人可能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表达对于那个时代错误的批判和思考。

《与仲仁追论旧事(壬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怀旧之情的诗歌,它还蕴含了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以及作者对于友情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及其时代背景,从而更全面地欣赏和理解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