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二日送客不及怅然有作 其二 (壬寅-戊申)

玉漏惊催玄武湖,泪痕暗渍海桑枯。
十年参乘威犹在,一夕扁舟计讵迂。
黄发未随人事改,青山转觉圣恩殊。
漳滨偃卧如多暇,不信探幽胜具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名为《十二月十二日送客不及怅然有作 其二》(壬寅-戊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惆怅和遗憾。诗中描述了冬日的寒冷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在古代,人们在十二月十二日通常会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庆祝冬至、祭祀祖先等,而作者选择在这个日子送别朋友,可能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让他更加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诗的原文如下:

十二月十二日送客不及怅然有作 其二

壬寅腊月二十四夜来,庚辰腊月二十八日回。
天寒地冻人行远,路绝关山梦难开。
故友相期终不弃,他乡孤旅更何为。
明年此会应谁与,却向春风一纸裁。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比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天气和景象,展现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下送别友人的感慨。从”壬寅腊月二十四夜来”到”庚辰腊月二十八日回”,时间的推移让诗人对送别之痛有了更深的体会。”天寒地冻人行远,路绝关山梦难开”描绘了冬季严寒和路途的艰难,以及诗人无法团聚的无奈。”故友相期终不弃,他乡孤旅更何为”表达了尽管身处异乡,但仍然期待与好友重逢的愿望。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明年此会应谁与,却向春风一纸裁”,意味着希望明年能与好友再次相聚,并在春风中书写重逢的消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