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池和少逵(壬寅-戊申)

渐台玉树碧阑干,弱水无津欲渡难。
落日觚棱金爵迥,秋风鳞甲石鲸寒。
梦回青琐肠先断,漏尽黄门泪未干。
萧瑟池边数行柳,更舒病叶系惊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液池和少逵》是近现代诗人汪荣宝创作的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汪荣宝在诗中写道:“渐台玉树碧阑干,弱水无津欲渡难。”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接着他写到:“落日觚棱金爵迥,秋风鳞甲石鲸寒。”这里的“落日”与“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觚棱金爵”与“鳞甲石鲸寒”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从诗歌的形式上分析,该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通常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能够有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如诗中的“梦回青琐肠先断,漏尽黄门泪未乾”,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展现了他对现实无奈的深深哀伤。

从诗人的背景来分析,汪荣宝(1878年-1933年6月),字衮甫,一字太玄,是清朝及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作为一位政治人物,汪荣宝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了解《液池和少逵》的同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探索这首诗的艺术成就。首先,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如“弱水无津”和“秋风鳞甲石鲸寒”等,不仅描绘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更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其次,通过对传统文学形式的运用和创新,汪荣宝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与艺术创造力。

《液池和少逵》不仅是一首表现了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歌,更是研究汪荣宝生平和政治生涯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领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