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壬寅-戊申)

十日微阳病酒天,不知舟壑几回迁。
青门雨打沾巾客,金阙花迎曳履贤。
寒雀窥蝉宁自警,饥鸢甘鼠亦堪怜。
观雷欲悟为盈理,空宇寥寥且守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即事(壬寅-戊申)》是明朝文学家汪荣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一种特定的命理相冲情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人和事物。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汪荣宝:汪荣宝是一位著名的明代诗人,其生平事迹在《明史》中有记载。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即事(壬寅-戊申)》作为其中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生命感悟。
  1. 作品内容分析
  • 时日相冲:在这首诗中,“十日微阳病酒天,不知舟壑几回迁”描绘了一个特定日子的景象,暗示这一天可能与诗人的命运或心境有关。同时,“身孤为僧道,吉”反映了某种命理上的吉利,这可能是根据某些命理学说得出的结论。
  • 命运解读: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日子和时间来映射人的一生或某段经历。例如,“如寅午戌或纯辰年月,亦贵”表明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出生或生活的人会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或成就。
  1. 文化影响及价值
  • 命理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命理学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它通过解析人的生辰八字(包括年月日时)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汪荣宝的这首诗反映了命理学在古代社会中的一种实际应用,体现了古人对命运的深刻关注和探索。
  • 艺术表现:《即事(壬寅-戊申)》不仅仅是一篇关于算命的文章,它还是一种艺术表达。汪荣宝通过对天文、地理、人事的综合描述,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即事(壬寅-戊申)》不仅是一篇关于算命的文章,更是一种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命理学观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对于现代人而言,了解和学习这样的作品,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