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击天池动,狐呼里社惊。
归人聊剪烛,穷寇敢称兵。
剑冷花难落,炉残篆尚萦。
空庭同徙倚,天半已参横。
次韵旭初岁暮伤乱(甲子-乙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旭初岁暮伤乱(甲子-乙丑)》是一首近现代诗人汪荣宝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作者背景:汪荣宝是一位近现代的诗人和外交官。其生平事迹显示了他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活跃性,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作为一位外交家,他的作品可能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诗歌原文:《次韵旭初岁暮伤乱》的原文如下:“鲲击天池动,狐呼里社惊。 归人聊剪烛,穷寇敢称兵。 剑冷花难落,炉残篆尚萦。”这些诗句描绘了一个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活动,反映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行为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破坏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简洁而富有节奏感。通过押韵的技巧,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汪荣宝的《次韵旭初岁暮伤乱(甲子-乙丑)》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记忆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