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霖(戊午-己未)

十日秋阴里,高楼思黯然。
风云从惨淡,山水自澄鲜。
莫和愁霖唱,还寻说剑篇。
谁能向天外,呼起夜珠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愁霖”是汉语词汇,拼音为chóu lín。它指雨久使人愁,所以又称作“苦雨”。在《初学记》卷三中引述了“雨久曰苦雨,亦曰愁霖”,南朝梁的江淹也有诗句“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来描述雨久的情景。

文学创作往往与时代背景、作者情感和审美观念紧密相关。在《愁霖赋》中,作者通过描写邺都大霖的景象,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政治动荡时期的忧虑。作品描绘了乌云密布的天空和连绵不绝的大雨,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受阻以及人们生活困苦的现实。同时,赋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希望借助传说中的龙烛之光驱散阴霾,让白日重现。

通过对“愁霖”概念的介绍和“愁霖赋”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如何通过自然现象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