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事杂感八首 其四 (戊午-己未)

莽莽二州地,凄凄三户心。
国维终未报,兵气日相寻。
纵约成言秘,飞书义愤深。
越裳我南服,何不返龟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欧洲战事杂感八首 其四》是汪荣宝的作品。这首诗作于戊午至己未年间,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与战争带来的苦难。

这首诗通过对欧洲战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深刻关切。《欧洲战事杂感八首 其四》中,汪荣宝用沉痛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例如,诗中“国维终未报,兵气日相寻”表达了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疾苦;“越裳我南服,何不返龟阴”则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于侵略者的愤慨。这些诗句不仅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

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心态。在“谈笑犹同泽,艰虞始倒戈”一句中,汪荣宝通过对比过去和平时期的欢乐与现在战争带来的苦难,揭示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同时,“出入余何有,翩翻世固多”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这种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时代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欧洲战事杂感八首 其四》的诗句虽然简短,但每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例如,“鱼龙殊倏忽,燕雀顿偏颇”通过比喻表达了战争给不同阶层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同影响;“刑天舞干戚,猛志岂应灰”则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人们依然怀揣着坚定的意志和勇气。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感染力。

《欧洲战事杂感八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历史文献和文学经典。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够领悟到诗人对于和平、正义和真理的坚守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