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散步(戊午-己未)

负杖晓行孤,熹微众壑俱。
露寒花气重,山静涧声粗。
叠嶂明残雪,新畴淡远芜。
前村逢驿使,亟问有书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起散步(戊午-己未)》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戊午和己未年春天的早晨,独自一人散步于郊外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清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常常感到无力回天,而诗人则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中的“晓起”指的是清晨起床,“散步”则表示诗人独自外出漫步。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诗中的“柳色”象征着春天的气息,而“桃花”则代表着美丽而短暂的事物。这些意象都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还有一些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他感叹时间的流逝,感叹人生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晓起散步(戊午-己未)》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