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五千岁,榛芜独早开。
象形同诘诎,画革有胚胎。
与汝深檐覆,因谁巨舶来。
嗟余钳在口,欲读重徘徊。
埃及残碑 其一 (戊戌)
介绍
《埃及残碑 其一 (戊戌)》是汪荣宝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古埃及文明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汪荣宝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将古埃及文明的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古代历史的深厚理解和独到见解。
诗中的“象形同诘诎,画革有胚胎”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原始形态,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揭示了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古老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通过对象形文字的描写,汪荣宝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类早期智慧结晶的敬仰之情。
诗中的“与汝深檐覆,因谁巨舶来”反映了古埃及文明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力。这句话暗示着古埃及文明并非源自一两个个体或小团体,而是通过广泛的传播和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埃及残碑 其一》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强调了古埃及文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嗟余钳在口,欲读重徘徊”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里的“钳”象征着束缚,意味着尽管作者渴望探索和理解古埃及文明,却受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这种表达方式既揭示了作者对于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在面对未知领域时的犹豫和不安。
“犹馀一片石,天上炳华星”是对古埃及文明的赞颂和对未来的期许。这句话中的“一片石”象征着古埃及文明的永恒性和不可磨灭的价值,而“天上炳华星”则寓意着古埃及文明如同璀璨的星辰,照耀着人类历史的天空。通过这样的表述,汪荣宝表达了对古埃及文明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未来传承的期待。
《埃及残碑 其一 (戊戌)》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深度和人文关怀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古埃及文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历史的一次回顾,也是对现代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去珍视和传承那些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