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商风雅,何堪一棹归。
旅怀先晓雁,乡梦入斜晖。
月上寒林迥,天空野水围。
遥知富春阁,落叶共帆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正好商风雅,何堪一棹归。
旅怀先晓雁,乡梦入斜晖。
月上寒林迥,天空野水围。
遥知富春阁,落叶共帆飞。
《送刘南庐归闽中》是唐代诗人汪超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旅途的关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旅行图景,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文化意蕴。
诗的前两句“正好商风雅,何堪一棹归”描绘了一幅秋日江上的景象。这里的“商风”指的是秋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收获的季节。“商风雅”则可能意味着文人墨客在秋天的商风中感受到了一种雅致的气息,可能是对秋天的赞美,也可能是对朋友归乡的祝福。“何堪一棹归”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惋惜。
接下来的诗句“旅怀先晓雁,乡梦入斜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晓雁”指清晨飞行的大雁,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心和思念。“乡梦入斜晖”则表达了诗人在夕阳下思念故乡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的情感丰富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旅途的关切。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送刘南庐归闽中》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