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地西风起白门,几枝寒碧衬烟痕。
不知何处吹横笛,漠漠江抽乌夜村。
秦淮秋柳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秦淮秋柳二首·其二》是汪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汪煚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秋日柳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开头“古桥南去水平芜”,描写了古桥南边,水草茫茫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接下来,“处处秋烟似画图”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烟雾般迷蒙,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描绘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惆怅千丝残照里,不堪重问旧栖乌”表达了诗人在落日余晖中的感伤情绪。诗人似乎在寻找曾经栖息过的鸟儿,但已不复当年之景,增添了一丝哀愁和怀旧。
从整体来看,《秦淮秋柳二首·其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秦淮河畔秋柳景象的细致刻画,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其具有了更强的共鸣力和感染力。
对于喜欢古代诗词的读者而言,了解并欣赏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启示。因此,推荐读者深入研究汪煚的生平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其创作的动机和艺术成就。
《秦淮秋柳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美学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