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岁珠

鸳鸯鸂鶒凫雁鹄,柔荑惯绣双双逐,几度抛针背人哭。
一岁眼泪成一珠,莫爱珠多眼易枯。
小时绣得合欢被,线断重缘结未解。
珠累累,天涯归未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纪岁珠》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哀伤情感。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纪岁珠》: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与作者:屈大均,号翁山,番禺人,有《道援堂集》。《纪岁珠》的创作时间为明末清初时期。
  • 文学形式:该作品为词,属于古典诗词的一种。
  1. 内容解读
  • 主题情感:《纪岁珠》通过描述妇人用彩线穿成二十颗珠子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 象征意义:珠子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夫妻间的默契,而泪珠则代表了对爱人的无尽眷恋和相思之苦。
  • 语言艺术: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珠知岁月妾不知”等句子,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1. 文化价值
  • 情感表达:该作品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情感表达价值。
  • 文化传承:作为古典诗词的一部分,它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纪岁珠》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 教育意义:在现代,人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家庭、爱情和生活的深刻启示。
  1. 现实意义
  • 个人情感:对于现代人来说,《纪岁珠》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帮助人们理解并处理内心的相思之情。
  • 生活哲学:通过对《纪岁珠》的学习,人们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学会在忙碌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屈大均在《纪岁珠》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泪珠、合欢被等,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 韵律和谐:词的押韵和节奏使得整首作品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韵律感。

《纪岁珠》作为屈大均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在中华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价值。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