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炎天,趁熏风放蕊。
枝儿上、白溶溶地。
晚凉院落,月照处、清芬似水。
安排下、钿盒金簪,穿花惯,须小婢。
鬟松鬓亸,腻兰膏、味偏细。
私嗅处、早醒残醉。
还留数朵、待朝来、上云髻。
将几枝、安放枕头根底。
梦魂杳,相伴睡。
爪茉莉 抹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爪茉莉·抹丽》是清代诗人汪懋麟创作的一首词,创作于清康熙六年(1667)。以下是对《爪茉莉·抹丽》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爪茉莉·抹丽》的作者是汪懋麟,字季角,号蛟门,江都人。他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清代文学家,以诗歌而著称,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超的技巧。他的诗法受到了王士祯的影响,并且才气纵横,创作了大量作品,其《百尺梧桐阁集》中收录了众多佳作。
诗词原文与赏析:《爪茉莉·抹丽》的原文描绘了一幅晚凉院落中月照下的美景,用“白溶溶”形容花朵,表现了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词人还特别提到了自己如何喜爱这个时节,以及如何精心安排花朵来装饰自己的枕头,展现了他对细节的把握和生活情趣的追求。此外,词中还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如“早醒残醉”和“私嗅处、早醒残醉”,透露出词人在美好时光中的某种无奈或留恋。
艺术特色与社会影响:在艺术表现方面,《爪茉莉·抹丽》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刻画,展现了词人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词人对美的敏感捕捉和表达,也展示了其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和独特风格。
《爪茉莉·抹丽》作为清代文人的一种抒情方式,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爪茉莉·抹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和深情抒发,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态度。